2021年的春天,“山东菏泽曹县666 ”被一名体形壮硕的主播喊火了,曹县被推到“宇宙中心”。三年后,曹县用马面裙接住第二波流量,把“网红”曹县带向汉服经济的“产业红”。
曹县作为全国最大的马面裙生产基地,汉服经济从网络走向实体,又通过网络销往全球各地。在打通内外双循环的同时,形成产销设计于一体的“曹县模式”,并带动物流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666”到汉服,将传统文化推广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曹县,正在打造集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平台,让曹县汉服产业实现从家庭作坊到园区的转变,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同步提升品质。
“每个女人衣柜里面都要有一条马面裙,这是我的愿景。”姚弛行几个月前许下的愿望,没想到实现得这么快。
春节期间,马面裙成为汉服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引领新国风时尚潮流。作为我国汉服生产销售基地之一的山东曹县,2023年以马面裙为主的拜年服销售额超过3亿元。
姚弛行的“洛如嫣”汉服品牌,是曹县众多汉服企业中的头部企业。春节期间,顾客对马面裙的购买热情,超出她的想象:“春节原计划放假,线上销售暂停,不承想每天到店选购马面裙的人络绎不绝。”
姚驰行只好安排一部分工人值班,一个春节假期下来,线下日均销售额达五六万元,这个数据在姚弛行看来“还不错”。相比线下,线上的火爆程度也远超预期:零售单账号日销售额可达10万元。
今年春节同样忙碌的还有王云营,他不仅是王善庄村党支部,还是曹县恒丽雅服饰的负责人。在做好当地汉服产业的同时,他将曹县汉服带到西安、南阳、成都等地。“西安的店铺可以提供租赁和售卖服务,春节期间,店里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汉服全部售空,仓库空了,物流停了,新衣服只能停发。”王云营节后算账,从农历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仅西安分店一个月的销售额就高达300万元。
曹县大集镇是全国首批淘宝镇之一,马面裙大多在这里生产。曹县龙年拜年服3亿元的销售额中,仅大集镇就卖了1.5亿元。大集镇李八庄村党支部、曹县朝云辞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见鲁透露,2023年村里汉服线%。
全国做马面裙的很多,为什么火的是曹县?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龙飞对比杭州、广州、成都等地的成品后得出结论:曹县马面裙占据明显的价格优势,“比如裙子的绣花工艺,在其他地方机器绣花针每响1万下,成本是2元到3元;但在曹县,机器绣花针每响1万下,成本只有0.8元到1元。”
“曹县汉服产业主要集中于大集镇、安蔡楼镇和阎店楼镇。”张龙飞介绍,在这里可以做到5公里内完成一条裙子的设计、生产、绣花、印花、裁剪、销售等所有环节,因此在产出效率方面同样具有优势。
位于山东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曹县,总人口175万,是山东人口最多的县份,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过去,曹县以生产棺材和寿衣而知名,但自2008年起,随着演出服在线上市场的热销,许多人纷纷转型投身演出服销售行业。
2018年,曹县电商服饰企业乘“国潮风”兴起之势,开始零星生产汉服并触网销售。由于产业聚集,成本低、速度快,曹县汉服很快占领全国市场,同时抓住直播风口,快速成为原创汉服直播基地之一。
2021年在曹县出圈的影响下,汉服产业在曹县越做越大。良好的势态,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加入到汉服电商大军中。这里面不仅包括从北京回来的姚弛行、从陕西返乡的王云营,还有曹县电商第一人任庆生的子女。
王云营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开了一家淘宝店,那时村里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成为村支书后,为了改变村子的现状,2018年王云营带头销售汉服。他所运营的公司经过几年的打拼,年均销售额近两千万元,还将店铺开到西安、南阳以及成都。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400户基本上都在做电商和汉服。村民的收入多了,腰包鼓了,村子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而这样的脱贫模式,曹县的很多村庄都曾复制,他们依靠汉服电商,走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也走出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在曹县的城中心,常常可以看到“返乡置业”的房地产广告。张龙飞告诉记者,目前,曹县共有汉服企业2282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2053家,网店13989个,汉服从业者接近10万人。
从2013年的两个淘宝村,到2023年的176个淘宝村,实现淘宝村全覆盖的乡镇逐步形成曹县模式,即“一店带一户,一户带一街,一街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全县”。
2023年,曹县汉服产业销售额达70亿元,已完全做到5公里以内的产业集群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品牌孵化体系。
汉服电商带来的火爆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链条中的关键一环,曹县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中心是曹县最大的物流基地,承担着众多电商企业的货品运输工作。
“1月以来,我们月均发货量保持在25到30万件,其中汉服占50%以上。”项目经理蒋强告诉记者,汉服火了之后,每天进出港的车辆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有5家快递公司,每天进出港的车辆在120辆左右,春节前货物多时,一家快递公司能增加四五辆车,总体车辆在150辆。”
曹县早期在演出服方面打下的基础,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不少外地企业来到曹县发展。
“来到这里,对我而言是如鱼得水。”张智国在山西有一家服饰公司,主做演出服。2023年3月,他带着生产团队来到曹县。他告诉记者,之前在山西时,从面料、缝纫再到加工,相关资源匮乏,而曹县正好满足公司的生产需求。产业链成熟,营商环境好,是最吸引他的两个方面。
2023年,张智国公司的演出服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在看到曹县汉服的火爆市场后,他计划今年六一过后,将经营和生产方向调整为汉服产业,进一步打开汉服在山西的市场。
以汉服为代表的“国潮风”也吹到海外,曹县的多家企业都接到来自海外的订单。不久前,王云营接到来自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机构的15000条马面裙订单,“目前已经发过去一半的货,五一之后,相信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都能穿上来自曹县的马面裙。”
早前,曾有海外的顾客找到姚驰行,提出要购买演出服和汉服。姚驰行三思后决定在海外寻找靠谱的代理商,通过代理商的拓展打开海外市场。目前,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包括迪拜,都是她正在考察的目标。
汉服如此火爆,自然带来供不应求的现状。对曹县的很多汉服企业来说,产能不足、人工贵、设计资源缺乏成为“新烦恼”。
“一台机器24小时不停可以织80米布,一条裙子用4.5米到6米布,一天顶多生产20条裙子。”姚驰行表示,现在车间一天的生产能力在300件到500件,但她收到的需求量是5000件。
制作马面裙一般选用无锡、苏州等地的织金面料,在今年的火爆状态下,面料成本越来越高。“2023年10月之前,马面裙的面料是10元/米,现在已经涨到27元/米。”王云营只能将已经接下订单往后推,“还有2000多单一直不敢接”。
“现在影响产量的主要是缝纫手工。”李见鲁表示,本地人工比较贵,一些低端的加工环节主要依靠外包。北到德州,南到宿迁,甚至河南和安徽等地,都成为曹县汉服的代加工厂。
为了提高产能,姚驰行年后招聘近两百人,包括生产制作、机械操作等,同时还安排四五十人循环到公司产教实习。李见鲁则将浙江的纺织商“请”进村,同时在快递包装袋、废旧材料回收等方面上下功夫,准备将有意向的客商引来。
据了解,曹县作为山东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县,先后与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公司,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发研制生产汉服。
“在印象小镇数字金融产业园,建立了服装设计师共享工作室,版式共享工作室,把短板慢慢补齐。”张龙飞表示。
曹县汉服产业的背后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姚驰行看来,汉服的创新应该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传统文化和经济完美融合。“拥有文化自信的汉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备受欢迎。”
为推动曹县汉服产业的园区化、高端化和规范化,曹县打造“一园一区一城一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依托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农村电商示范区、中国华服智创城、曹县电商产业发展学院等,让曹县汉服产业实现从家庭作坊到园区的转变。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助力打造“品质曹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